因此,郭康能得到意大利商人的赞助,并不让汗廷众人感到意外,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有还款意愿的贵族,都是十分稀缺的资源。人家天天跟着他,一点都不奇怪。
而对英格兰王国来说,赖账其实并不是个好事。
这一笔欠债赖掉了,不等于之后就没事了。各种内外战争的消耗是惊人的,国王依然需要更多的财源。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借钱给国王风险极大,想要吸引商人继续给钱,就得开出更高的筹码。
因此,和极高风险对应的是,这种贷款的利率也极高。因为不能每次都赖账,国王们往往把各种税收直接抵押给商人,用作偿还。在14世纪早期,意大利商人就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关税。后来,种种特权还被出售给了低地和汉萨商人,以此换取他们的财政支持。连伦敦市长的任命权,都早就被承包出去了。
这种情况,让贵族们都颇为不满,觉得各种主权都快给国王卖一遍了。堂堂大英国,成了洋人的朝廷。在贵族和本国商人的支持下,之后的国王们才把这些权力渐渐收回——当然,这又极大得罪了在当地经营已久的汉萨商人和低地商人。他们转向支持紫帐汗国,说白了也就是这些破事闹的。
所以到最后,英格兰王国实际上已经陷入了难以摆脱的恶劣局面,无论国王们怎么改变政策,都难以让情况好转。唯一的破局方法,就是通过战争和劫掠,补足这些巨大的缺口。总之,就是每场仗都得赚才行,否则国内很容易就会出问题。
其实历史上,在百年战争最后失败之后,英格兰王国内部也确实很快就崩溃了。
惨烈的内战中,60个大贵族世家断绝了25个,男爵以上的贵族死亡超过半数,上千个小封建主在战争中灭亡,以至于战后的一段时间被称为“私生子封建制”——因为传统封建贵族的嫡系都死得不够用了。只不过现在,大家还想象不到,这种对于老贵族来说有些过于惊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