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最自然的选择方式(求月票)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最自然的选择方式(求月票)(3 / 4)

现实中,有些氏族是从母系变为父系,不过同样也有先父系再母系的。另一些氏族,比如中原地区,则从来没有出现过母系氏族的迹象。他们那边的妇女地位和“母系遗风”估计也没什么关系,可能单纯就是战争打的太疯了,必须全员都组织起来,所以产生了这种现象。

而最后,重视现世、淡化宗教的父系氏族成为文明的绝对主流,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原因——打到最后,就剩他了。这种普遍实验、然后打出一个赢家的方式,此后似乎也成了固定的套路,直到近现代都能看到。

历代的文明,都是血海中杀出来的狠人,不到只剩一个是不会罢休的。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这么激烈的选择方式。不过这些话题,他暂时还没法给人做具体论证了。

古人其实也有“考古”。比如著名的竹书纪年,就是晋人意外地从战国古墓中得到,整理编订出来的。

中原历史太长,这种古人考古先人,后人再考古古人的事情,也不是个例。算上考证训诂,就更多了——为了考证《尚书》真伪,这帮人从汉朝争到清朝。等于为了一千年前的典籍,足足又吵了两千年。全世界也就这边能找到这种事情了……

郭康在这边,天天假借亚里士多德的名号,以此编造理由,就相对简单很多。因为绝大部分欧洲研究者,看到的都是至少三手的亚里士多德著作,早就没法考证原典了。

连希腊本地,遗存都很有限。因为当时,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中心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所以希腊学者也很无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手里只有亚圣著作的一部分。郭康哪怕这么折腾,也从来没翻车过。

但另一方面,虽然如今已经有研究金石学,乃至钻研上古文字的文人,但那边整体的水平还是很原始,基本上还是个人爱好的性质。让现在的明朝去系统地发掘古代遗址,要求还是太高了。

目前,郭康只是想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