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将已有的几段河流和运河贯通起来,最终形成了京杭大运河,所以在修建难度和调动的民力上并没有那么恐怖,也不至于真的引起天下造反,否则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建成。
但这也确实极大地消耗了南北的经济,在老百姓心里面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另一边,隋炀帝又要营建东都洛阳,还要在南边也搞个都城出来,他老人家一年三个都城来回跑。隋炀帝一年跑三趟,那朝廷官员也要跟着跑,与此同时还要带着隋朝最精锐的军队一起跑,几万人不断的在全国三个地方跑来跑去,这经济消耗谁扛得住?
而最关键的是,这会极大的降低关陇贵族的影响。隋朝是在关陇贵族群体的拥护下建立起来,而国都稳定长期在长安的话,那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关陇贵族群体,就会自然而然的获得朝廷中央的权利。
可如果朝廷一年跑南北中三个地方的话,那三个地区的贵族都有机会和朝廷中央亲近,都能够较为均等地获得权力,这对隋朝的统治来说自然是件好事,但对于关陇贵族来说,那可就要了亲命了。
本来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计划执行起来都要细细思量,甚至花上十几年的功夫缓缓推进。可聪明果断,英明神武的隋炀帝直接就决定一口气同时执行,也一口气把南北的老百姓和关陇贵族全都给得罪了。
大业元年,杨广决定迁都洛阳,大业四年开始,之前提到的72路烟尘就陆陆续续的开始起来造反了,而且早期造反都集中在北方地区,在杨广的眼皮子底下。
聪明果断,英明神武的杨广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这造反背后其实是关陇贵族群体的黑手,他们不满自己打算将政治中心迁移到洛阳,导致自己失去权力,所以打算用北方各个地区造反为威胁,逼迫自己重新将政治中心迁回长安。
杨广大怒,他这样的人岂是能够被其他势力逼迫的,加上这个时候北方的高句丽又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