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很大,大到回到衙门的百官,派人稍微一打听就打听到了各种各样的传言。
有说皇帝要废掉太子另立储君的,有说皇帝嗑药神志不清的,有说皇帝弑父不孝的……
反正只要是说皇帝不好的,各种各样的罪名都是往死里扣。
若不是这些年皇帝勤政爱民在民间威望极高,说不定这会已经不是什么传什么流言了,估计已经在有心人的搅动下,社稷不宁了。
如今还好,只是茶前饭后的八卦,没到不可逆的程度。
“得赶紧安排人布告四方,将陛下下旨革新科举的事全须全尾的公告出去……”
孟罗义慌了,他是真没有想到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来。
他刚要去内阁谏言,不想值房外传来了贾琮的声音:“晚了,百姓们是不会信官府现在的公告……”
各种各样的流言已经让百姓在潜意识中对官府产生了质疑,这会除非是将事实查清,将证据彻彻底底的摊开摆在眼前,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打消百姓的质疑。
这就是舆论战中,官府的劣势。
流言只需要一则谎言,辟谣你就是跑断腿,都不一定能彻底的打消百姓的质疑。
“永丰侯,是下官错了,还请侯爷教我!”
孟罗义是个实在人,他错了会认,并且内疚到了极致。
这样的人,的确有很大的缺点,却也是最好的清流官。
贾琮扶起了朝他躬身作揖的孟罗义,引他坐下后,这才开口说道:“孟郎中不妨好好想想,抬棺进谏的事是谁先提起的。”
孟罗义顿时眉头紧皱,似乎……大概……是他先提起的……
不对,他一开始只是说联名上书劝谏皇帝,这是他们这些清流官常做的事。
“本侯记得,在陛下下旨革新科举,加大算学在科举考试的比重后,当天下午就有人联合起来,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