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的故事家喻户晓,编者也不再赘述。在故事里,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比如“焚香拜月”这一幕。
在古代中国,焚香拜月,是中秋佳节的一大习俗。在红娘的安排下,崔莺莺于月夜操琴焚香。原文中写到,“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见那九曲桥梁红栏曲,在那湖心亭旁侧绿纱窗。那小姐是,她身靠栏杆观水面,见那池中戏水有两鸳鸯。红娘是,推动绿纱窗,香几摆中央,炉内焚了香,瑶琴脱了囊,莺莺坐下按宫商……”
在青花罐上,非常传神地还原了曲中的意境。雕栏、假山、花树、月色无不是风雅之物。在画面的正中,设着香几,香几之上置着香炉,其上云烟氤氲,一旁崔莺莺正躬身祭拜……
可以想象的是,这一厢,崔莺莺月夜焚香,隔墙操琴,而在隔壁,张生也在附耳聆听,准备以琴音相和。
小编认为,在画面上张生并未露面,反而是很高明的处理办法,能够引发一些艺术遐思。这和“深山藏古寺”的构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如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所说,在阅读《西厢记》时,宜扫地读之,不存一点尘于胸中。崔莺莺焚香拜月的情节,确能表现《西厢记》中的最纯粹真挚的感情。
——编者按】
第三件,是收藏于日本东京出光美术馆的“元青花昭君出塞图罐”。
“昭君出塞”是文人、画家笔下常写常新的题材。很多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有崇敬,有惋叹,也有怜悯。那么,这个青花罐的制作者,想表达什么呢?
在青花罐的中心位置,王昭君骑在一匹白马之上,怀抱琵琶,梳着高髻,作汉装女子打扮,神情难辨悲喜。在她身前身后,是两名随行的胡服女子。其他人物,有的头顶貂冠,髡发着胡服;有的头戴毡笠,身穿汉装。这些人,或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