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石毅家的油菜籽终于熟透了。
趁着天气晴好,石建军直接从周边的农机合作社请来了收割机,抓紧抢收这一季油菜,准备下一季水稻。
石毅恰好这两天都没有巡湖的日程,索性带着无人机来到油菜田,准备做一场短时直播。
无人机“呜呜呜”地飞到与人齐平的高度,石毅将之与手机一起连上了直播间。
“大家好,我是三农主播石毅。”他笑着朝镜头挥了挥手,然后一指身后,“我家的油菜籽快收割了,今天带大家来瞧个新鲜。”
[青青草:为了主播小哥承诺的奖品,我等的花儿也谢了。]
不远处,一台绿色涂装的收割机,已经轰隆隆地开到了田间。前方的拨禾轮滚滚转动着,直接马力全开,收割起地里的油菜。
因为杂音有点儿大,石毅将手机连上了耳机,通过自带的麦克风收音。
“我身后的这台收割机,目前来说还算是挺先进的。它不仅能直接收割、脱粒,还能顺便将秸秆给打捆了。”
无人机缓缓飞向收割机,将一些细节呈现在直播间。
只见拨禾轮里的弹齿在油菜丛中划拉着,将带着油菜荚的秸秆给直接卷入“腹中”。
收割机里的腔室“嗡嗡嗡”地颤动着。很快,一个被打包成方块状的秸秆包,就从侧边的出口“吐”了出来。
“以前,我们村民收割油菜,其实还挺麻烦的。”石毅走到田边,“啪嗒”折了一株油菜秆,“看,还挺结实。”
“村民们需要人工下田,将油菜秆割上来,然后再通过摔打的方式,让油菜荚脱粒,很容易被干枯的秸秆扎破皮。”
“而现在,无论是收割,还是脱粒,都由机械完成。这款新式的收割机,甚至还能直接将秸秆打包,简直省时省力又省心。”
[荷塘月色打赏了一架冲锋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