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义身为百官之首,朱棣已经几次话里话外,询问立储的事宜,出于谨慎,蹇义一直没有表态,但是很显然,他没法沉默太久。
这是一道必考题。
“徐通政,你看二皇子要是成为储君,八成用不了三年,这朝堂就会一地鸡毛。要是三皇子……我看可能三个月足矣。”蹇义忧心忡忡道。
徐景昌一笑,“我看天官还是太保守了,没准三天就够了。”
蹇义脸色骤变,想想那两头猪的德行,还真没准。三天时间,足够他们弄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了。
“徐通政,咱们该想个办法才是。”蹇义的语气近乎哀求。
徐景昌反问道:“蹇尚书,与其琢磨谁更适合成为储君,还不如问问咱们自己,大明需要什么的天子?”
大明需要什么天子?
放在当下的语境里,大约可以理解为朝臣需要什么样的天子,毕竟徐景昌也是大九卿之一啊!
蹇义浑身一震,立储这种事情,多半都是天子做主,尤其是朱棣这么强势的皇帝,朝臣只能揣测天子心思,努力逢迎。
至于帮着天子做主,推举心仪的人上位,就算有这个心,也没有这個胆啊!
他又看了看徐景昌,发现这小子神色淡然,仿佛就在谈论中午吃什么一样,毫无波澜。
真是好大的胆子!
过了许久之后,平静下来的蹇义才横下心道:“太祖皇帝起自布衣,英明神武,横扫烟尘,奠基立业,三十年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大明朝方有洪武盛世。若是懿文太子能多活些年,承袭基业,让大明朝廷偃武修文,延续盛世,必能民生富裕,远迈汉唐。”
说到了这里,蹇义停下来,没有继续讲。
但是谁都听得明白,文武之道,张弛有度。
经过朱元璋秋风扫落叶似的治国方式,应该有一位温和的皇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