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激进的方略。
而五百里外的南线战场上
战场的走向也有些超脱了王齮的预料,但却仍在掌控之中。
扈辄作为赵国的宿将,深知这十万赵国新卒野战根本不可能与素来擅长阵地战的秦军匹敌,更何况秦军人数还是他们的两倍。
因而扈辄派出了三万人接应中牟和邺城逃出的赵军,再与平阳、武城的赵军一同向着赵南长城撤去,宁可果断放弃四城也绝不与秦军缠斗。
然而王齮在察觉到扈辄的动向后,比扈辄的进军速度还要快,在漳水岸边拦住了十万赵军。
扈辄率军冲击秦军防线三次,皆被击退。
“哼,当年武安君以五十万人围四十五万人,近乎以一比一的兵力比构筑了那一张旷古绝今的包围网。”
王齮站在高处,看着试图夜间奇袭秦军防线渡河的赵军,一双虎目之中满是傲然,对身旁的杨翁子指向战场道:“老夫虽没有武安君的本事,然而相同人数下,仅仅是拦截赵军渡河要是都做不到,将来也无颜面对武安君了。”
“杨翁子,看好老夫是如何调兵遣将的。”
杨翁子闻言一怔。
如今的青壮派,缺乏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
迄今为止唯有张机一人有指挥十万人规模的军队作战的经验,而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军队,也只有这些老一辈的将军们才有指挥过的经验。
这些经验和书中所讲述的全然不同,是这些老将军们一生领军打仗中领悟的,比兵书里的更加具体,更加现实,对于他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弥足珍贵。
而秦国的老一辈将领中,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最甚者,莫过于王齮,那是切切实实指挥过四十万秦军在长平与廉颇这种顶级名将交锋,并且将廉颇打得节节败退的猛人。
王齮的大兵团指挥经验,对于任何一名兵家之人来说,都是一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