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三百四十三章:骊山汤内的盎然春光(赵姬)

第三百四十三章:骊山汤内的盎然春光(赵姬)(2 / 5)

上了一层束缚,让他更加忠心于政儿,忠心于大秦。”

“说到底,政儿才是母后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而他不是母后真正的孩子。”

嬴政抬起头,与赵姬对视着,他赵姬的目光中满是慈爱与关怀,令他有些动容。

自己的母亲为了他,曾吃尽了苦头,又放弃了那令人陶醉的滔天权力扶他亲政,如今又为了他而笼络人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嬴政自然也没有再阻拦了,在询问了赵姬的意见后,放出了一个消息。

“太后巡视内史之地时,邪祟入体,梦见骊山神女点化,趋利避邪,暂居骊宫休养凤体。”

对于这个消息,秦国倒是出现了些动荡。

倒不是有人看出了这个消息背后的含义,而是不少朝臣以及大批量的关中百姓自发地为赵姬祈福。

更有甚者,如杜邮亭附近的百姓,为祛除了杜邮亭怨气的张机与巡视内史之地以安民心的赵姬建立了生祠,乞求上苍保佑二人,尤其是乞求上苍保佑现如今邪祟入体凤体抱恙的贤后赵姬平安。

……

骊山,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

而骊山之上,最为有名之地,便是那骊山汤。

昔年,周幽王在骊山建骊宫,在骊山之上的这座天然温泉沐浴,上无尺栋,下无环墙,以树为篱,以竹为扉,昂首见星辰,故赐名“星辰汤”。

后来,周室东迁,秦国历代先君也常常来此,秦惠文王晚年在此温养病躯,故而在此处砌石起宇,将“星辰汤”更名为“骊山汤”。

而此刻,赵姬便在这座骊山汤中。

当然,与之相伴的还有他的好义子以及一众儿媳。

堂堂太后凤体抱恙,离开甘泉宫前往骊宫居住,总要有人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