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万历佑明 > 第三百零六章 升海瑞官

第三百零六章 升海瑞官(3 / 4)

力,而保住了高拱;且历史上又因为张居正被抄家抄的太狠,而竭力为张居正说话。

工部尚书李幼孜则也因病重,乃至不能起,故请辞还乡,朱翊钧也准了他的辞呈。

朱翊钧则在廷推后选择了让潘季驯接任工部尚书。

潘季驯是工程类的技术官僚。

接下来,大明改制重要方向就是惠民生,而惠民生就涉及到要兴建一系列惠民而不劳民的工程,同时实现朝廷收上来的钱再次回流到百姓手里。

而这就需要一位有能力懂工程的官员任工部尚书,来主持全国性的大工程。

所以,朱翊钧就选择了潘季驯。

而在确定好让哪些朝臣升迁为新的执政公卿后,朱翊钧就看向了申时行:

“申师傅若朕觉得廷推与朕所定不妥,可以直言,以使接下来辅弼朝政时能政通人和,而不必待朕圣旨下后再排挤,如此非用人之道。”

申时行起身道:“同僚皆正臣,陛下乃圣君,所选所定者,皆可堪大用,臣无异议也,而只觉在这样的众正盈朝之时,若不能使国家更加昌盛,黎民更加富足,则臣百死难赎误国误君之罪也!”

申时行说的倒不全是奉承话。

事实上,因为朱翊钧没有清算张居正一党的缘故,如今充溢在公卿中的大臣,除了还没显山露水的一些清流外,基本上都是在嘉靖隆庆以及万历初期拿的出显着政绩的能臣。

无论是潘成、余有丁这些阁臣,还是张学颜、潘季驯这些尚书,包括枢密院的方逢时、戚继光、梁梦龙,因为都被朱翊钧继续留用,所以申时行说自己这样都还不能当好首辅那只能说是误国误君之辈,倒也未尝不是肺腑之言。

朱翊钧颔首,随即起身,将手背在后面走到余有丁这里来:“你和王锡爵都是未历地方就入阁的翰林清流,按照成例,要巡视地方,问民疾苦与地方弊病一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