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修了一生,由于缺乏机缘和资源,导致卡在了七品声辩境。
就当他心灰意赖,准备靠这点本事了却余生的时候,竟意外实现了毕生的愿景!
“修身,修身……我知道了,是那几首诗词蕴含的哲理,令我醍醐灌顶、意念通畅,得以打破了因几十年郁结而导致的桎梏!”
卢晔想明白后,内心的激动转化成了感激。
他向着那个雅间,深深的鞠躬作揖:“感谢小友……不对,是尊驾您的赐福,让老夫一举扫清郁气、脱胎换骨!”
当时宁云心仍趴在窗口的栏杆上,随即她转过了身,对着卢晔摇摇头:“他们都走了。”
“走了?!”
卢晔一愣,连忙东张西望,还大喊道:“尊驾能否留步?给老夫一次拜谢的机会。”
没有回应。
卢晔有些失望,但还有一线希望。
今晚能进顶层雅间的,酒楼方面都知道身份,打听一下便成了。
正当卢晔准备去寻找恩公的时候,下面一个雅间有人高喊道:“恭喜卢晔先生进阶,学生常松在此祝贺了。”
“常松。”
卢晔看向了那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他认识,是他曾启蒙教授过的学生,如今在国子监念书。
讽刺的是,由于卢晔有写小黄文的劣迹,常松一直不承认这段师生之情。
如今卢晔刚进阶儒家六品,这小子就冒出来以学生自居,着实是见风使舵。
常松却面不改色,道:“卢晔先生,难得看今夜佳作不断,学生也想斗胆进献一篇可否?”
“你确定?”卢晔玩味一笑。
常松的水平他清楚,诗才一般。
如果一开场他献诗倒没什么。
但现在有珠玉在前,他这时再出来抢风头,怕是连瓦石都当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