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我们照常祭祀,祈祷,我们照常祈祷。
但是涉及到国家政治的层面,还是稍微离他们远一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再因为某些天灾人祸而去随意贬斥大臣了,这是毫无意义且非常愚蠢的行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现商汤这样的贤能,是因为古人做对了什么事情吗?出现夏桀这样的昏君,是因为古人做错了什么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存在于一个时代,那么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做错了还是做对了?”
刘备摇了摇头道:“我是很反感这样的说法的,天灾难以预测,又怎么能是一个人的恶行可以决定的?出了事情,去调查清楚,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然后追究有司,这就可以了。”
对于刘备的这一看法,古文学派的大佬们面面相觑,然后一起看向了卢植。
他们现在不敢反抗刘备的意愿,但是明显意识到刘备的这一想法和现实主流大为不同。
荀子的学术思想长期以来都是被儒家学派主流边缘化的。
因为他出身于儒门分裂之后的子夏学派即西河学派,虽然他本身也看不惯子夏,但是在整体行事风格和思想方面,他就是一个妥妥的子夏学派传人,并且亲手开启了法家学派的辉煌,典型的口嫌体正直。
当时那个时代,大家都在搞唯心,只有你要搞唯物,不边缘你,边缘谁呢?
统治者需要有人为他解释为什么他是统治者,以及进一步解决为什么只有他和他的后人可以是统治者,这是命题作文,而最好的破题方向,就是神秘学,搞迷信。
搞唯物,统治者就没法儿搞稳定的家天下传承,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的家族能代代统治,除非代代后人都牛逼哄哄。
而现在,刘备的思想居然直接指向了荀子,甚至隐隐约约还有向法家靠拢的趋势,这能够解决前一个问题,却解决不了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