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就能纵横幽州,能与鲜卑人、乌桓人联手,到时候带着大量军队南下邺城与刘备决战,寻求机会击败刘备,如此,就能扭转局势了。
而这一切的关键就要建立在审配能在邺城阻挡住刘备的攻势,让刘备不敢率领大军继续北上,他需要足够坚韧,足够强硬,回击刘备的一切攻势。
只要这颗钉子不拔掉,刘备的后勤路线始终不安全,他就不敢北上,如此,就算刘虞、桥瑁的军队能够击破与他们对抗的袁绍部将的军队,也无妨。
刘备才是最危险的,只要刘备不来,什么都不怕。
刘备和牛辅会师之后,在这里观察了邺城的城防状态和周围的形势,得出了邺城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的结论。
“兵马多,城墙高大,护城河宽深,若要强攻,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是不合适的,我们此战的目标是幽州,是要去幽州围剿袁绍和鲜卑人、乌桓人,不能在这里损失过大。”
刘备首先否决了围城作战。
麾下将领们、高参谋士们各出高招,各自进言,为刘备设计对付邺城,包括但不限于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等等神通。
但是刘备觉得都不妥,都要看运气,不合适。
他又尝试派人劝降审配,说无论如何都可以保他和他的家族的性命安全,被审配拒绝了。
他听说过刘备重承诺的名声,并不怀疑刘备在骗自己,但是他不认为自己能够安然地活下去,他不信宦官,也不相信刘备身边那些人,他确定自己不会有好的下场。
他没有为难刘备的使者,让使者回来带话。
“我的结局,除了战死在邺城,就是看着大将军在邺城兵败,没有第三种可能。”
审配的回答激怒了刘备麾下的不少人,大家都认为此人狂妄,应该狠狠地给他一个教训,脾气火爆的武将们纷纷请缨带兵围攻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