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玄德 > 三百八十七 蜀道难!

三百八十七 蜀道难!(2 / 7)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对于刘备这个手握重兵进入益州平定叛乱的大将军,他们很明智的退避三舍,并没有公开为难刘备。

否则他们并不能确定刘备会不会以手中的权力和兵马对他们做点什么。

哪怕只是一点点,恐怕也会让他们感到十分的难受。

而刘备之所以知道他们的恶意满满,是因为成都有传言,说张氏家族对刘备不满,私下里说了很多刘备的坏话,骂他是伪学传人什么的。

对此,刘备一笑置之,摆出一副大度的模样。

“我观人,不听言语,而看行动,口舌之快,又有何妨?古人尚且知道防人之口甚于防川,我又如何能堵住他人私下里的交流呢?他们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不在乎。”

时人听闻,都对刘备的胸襟表示佩服。

但是刘备可以不追究,倒是有很多和刘备成功搭上关系的、急着想要讨好他的益州本地人对张氏感到不满,派人到张氏大宅外面叫骂,给张氏整得很狼狈。

大势都在刘备这里,他们连私宅中的话语都不能保证不外传,更何况是外人的怒火呢?

对于败者,刘备并不在意。

七月初,蜀中闷热不已。

刘备差不多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该砍伐的竹子也砍得差不多了,该出发的队伍也出发的差不多了,他已经是离开蜀中的最后一批人了。

于是刘备决定告辞离开蜀中,高眹为首的一大群蜀中名流流泪相送,把刘备送出了成都城北三十里路,然后才依依不舍的看着刘备离去。

踏上归途之后,刘备想着为自己的这一次入蜀之路做一个完美的总结,然后再捞取一波名望,重新塑造一下自己在部下们面前的形象,增进大家对他的崇拜之情。

于是,他发挥了臭不要脸的文抄公精神,把诗仙阁下的《蜀道难》给复刻了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