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玄德 > 三百四十二 他和袁隗从来就不是一路人

三百四十二 他和袁隗从来就不是一路人(1 / 5)

荀爽今日卢植府上的最后一位客人,也是第二十七个想要向刘备托付子弟并且愿意付出一些代价的人。

不过大部分刘备都没有接受,只是打个哈哈糊弄过去。

不是每个有名声的年轻人都是荀攸、荀彧这般名副其实的,不是每一个王佐之才都是真正的王佐之才。

刘备认识何颙,这位评价荀彧有王佐之才的名士亲口说过,他评价过五六个王佐之才,可除了荀彧,其他几个没什么名气,刘备听都没听过。

可见王佐之才真实与否,也是要看概率的。

只要成了一个,何颙就是慧眼识珠的大贤,就算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所以说真要深究到底,被这些名士评价出来的“人才们”还真是鱼龙混杂,名不副实的大水货比比皆是,真要全都接下来,自己那边岂不成了一锅大杂烩?

别人不知道,刘备还能不知道吗?

出身寒微之家的可能还需要考察一下,出身牛逼家族却声名不限的,全是水货——有那么多的资源灌溉,结果还捧不出来、扶不上墙,还能怎么说呢?

但是说起来,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士族还真是有点意思。

以诸葛亮之死为分界线,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到诸葛亮之死,五十年的时间里,士族名门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各村都有各村的高人和高招。

似乎整个华夏大地上的士族名门的人才都集中在这五十年里井喷出来了,萧何重生张良再世一般的人才比比皆是。

诸葛亮死后,再到三国归晋,也是将近五十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整个华夏大地上不说群星闪耀,也能算是万马齐喑,几乎看不到什么亮眼的军事政治人才,以至于靠着阴谋诡计和背信弃义上位的司马氏都能登上顶端,成就基业。

似乎前五十年的井喷已经把这一波人才储备给喷的干干净净,一代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