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嬴扶苏处转暗为明,做起了老本行。
嬴将闾在离去前,再次找到李牧。
“我无法助你。”
李牧摇摇头,明确拒绝了嬴将闾。
“牧从不打必败之战。
[当初若是赵国接受五国粮草援助,长平之战我赵国绝不会败!]
对于嬴扶苏拒绝配合嬴将闾,李牧很惋惜,但并不意外。
在上郡的这几个月,他亲眼见证了这位大秦太子的转变。
驱逐匈奴的事已经让蒙恬做完了,现在再领军进击,就要从七百里外开始打。
西北七郡不援助,这就不是打仗,是送死。
长平之战教给天下所有兵家门生一个道理:
大军团作战,打仗就是打人,打粮。就看谁囤积的粮草多,兵源足。没有稳定大后方的军队,必输。
嬴将闾苦涩一笑,说了一句自从来到西北,就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真心话。
“文有韩非子,武有武安君。叔父对大哥,还真是偏心啊。”
他没有撒泼打滚地求李牧相助,在此等大事面前,这些举动只会徒增笑料罢了。
嬴将闾就此心灰意冷,回转九原,亲笔一封书信快马加鞭送往咸阳,这是给其阿母楚妃的信。
信中大抵将西北形势描述清楚,详细讲述了他进不能进,四万七千骑兵沦为前线戍卒的境遇。此等状况之下,他欲带着剩下的这支骑军回转咸阳。
不能开疆辟土,裂土封王,嬴将闾可没兴趣在这里给大哥当挡箭牌。尤其是消耗其母族实力当挡箭牌,他没那么无私。
送信人出了九原郡没有多远,就踪迹皆无。
九原郡领主蒙恬看了看信上文字,面无表情丢入火中。
在其面前,是被五花大绑,嘴里塞着破烂布条,一双眼睛要瞪出血来,直欲杀蒙恬而后快的送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