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的怀里,长长的睫毛抖动着,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人温存了片刻,刘三穿衣洗漱,打算去选拔诸子百家的现场去看看。现在由于刘三提倡各种学术的士子文人报名稷下学宫学习或任教,本身就是一种兼诸家之长博精而采的意思。又加上他不限制文人士子的言论自由,任其自由发挥,无论是针对时弊和对外政策,都可以畅所欲言。使得这次的选拔和交流活动引起各方的极大兴趣,纷纷踊跃报名参加。
选拔的现场,是临淄福记提供的,在怜花路东端,以前的一品斋旧址。
由于至今,刘三除了东宫的侍从和宦官之外,没有自己的亲信和死忠食客,对这次选拔和任务的安排,人员及其捉襟见肘。他手下有能力的人太少了。贵为太子,却至今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班底,为自己出谋划策。虽说他在虎贲营认识了铁柱、张海涛和霍去病等人,但那些毕竟是大秦的士卒正规编制人员,在这种文绉绉的活儿中,很难发挥作用,即使是皇帝陛下没有召集他们入咸阳听调,留在临淄也帮不上什么忙。
幸好,刘三还有福记,还有号称‘智狐’的康文。现在贵为刘氏建筑二把手的康文,承蒙刘三提拔,自然是随叫随到,尽心竭力的给他办事。
当康文见到刘三姗姗来迟后,长长的松了口气。这个太子殿下,终于来了。要不然自己还真不知道如何应付这些怪才们的刁钻发问。
这才诸子百家的人才选拔,是极其奇怪的。首先是门槛低,无论是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只要你有特殊的专长,都可以参加这个人才选拔,士子文人的各种刁钻思想和奇妙构思都可以在这里胆大妄为的谈论出来,绝对没有任何的限制。
本文由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