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编剧和一帮策划团队就可以。”
“景区相当于一个平台,可以上架不同的内容,甚至,可以内容输出。”
“对,这就是方向。”曾堂主兴高采烈地击桌,“这就是影视圈目前最热的一个词:ip。熊出没,就属于一个ip。”
“但是自己打造ip,成功概率不高,投资大且时间长且不确定。”
“我曾在平遥古城与故宫团队探讨平遥的ip。故宫团队提出的ip是平遥一家人,还有平平和遥遥两个形象,我在会上否定了。第二次,是平遥想做动漫电视连续剧。54集的动漫电视剧,《平遥小镖师》,动漫形像的,我也不赞成。”
“先定义什么是ip吧。张家界的玻璃桥算不算?还是普通意义上的知识版权?”古教授沉思,“或者,我们更多要从传播的角度去琢磨。”
“要注重……ip应服务于场景营销和情感营销。”曾堂主点头,“政府领导的决策仍然是值得肯定,所以我建议古老师接下来的发言多围绕肯定领导的创新思想,拍拍马屁不错。”
“ip要符合场景和情感这两点,应该不错,但我的基本逻辑是从传播的角度,来考虑场景和情感,这是传播的基础,传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为游客的体验服务。”
“其实现在外面都在谈ip,可以说逢文旅必谈ip,谈的云山雾罩,唾沫星子流成河流,汇成海洋,国内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说到底,无论你对ip理解的多么的深厚,你的ip在哪里?文化要做ip怎么做?江城要做ip,又该怎么提炼?”
古教授点头:“归根结底,这个东东还是要落地,至少看得见,摸得着,或能够感觉的到。如果文旅出现现象级的情况,是不是可以称之为ip,或者,简单归纳就是人群的向往。”
他停顿了一下:“我个人的理解是带有固定模式的可复制且有一定垄断性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