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打乱,因此他极其信奉事以密成,无关人等绝无可能知晓他的计划全貌,但他总需要有人配合行事,也需要为她留下音信。
既然要选,老师定会选最聪明的人。
所以那个人,必然是魏叔易。
晨雾散去,日升而又日落。
去往洛阳的路同样不算好走,这里已是李岁宁的地盘,各处皆紧密排查过,兴不起大的兵乱伏击,但小规模的刺杀暗杀之举层出不穷。
不出李岁宁所料,李隐显然已经知道她回来了。
并且很快锁定了她的行程,也无暇顾及手段高低与代价几何,费心安插的明暗眼线杀手倾巢尽出,只欲尽一切可能来除掉她。
既有攻便有防,知己知彼早有防备之下,这些刺杀并未能阻止李岁宁直奔洛阳。
魏叔易已提早得到了消息。
临近清明时节,洛阳内外多雨水。
此一日细雨蒙蒙,催得天色早早便有暗下的迹象。
魏叔易撑伞,于洛阳城门外静候,视线隔着伞沿雨丝,始终望向北方。
在他身后是洛阳城的官员,郑国公夫妇,魏妙青与安王李智,姚翼及其家人,还有吴春白和她的父亲等人……他们选择留在洛阳,各有各的缘由,却无不日日盼望着听到太女平安归来的消息。
这个近乎奇迹般的消息终于被等到了,众人却又感到不真实,务必亲眼验证罢才能真正安心确信。
天色近乎完全暗下时,终于有马蹄声盖过雨声。
相候的众人几乎都下意识地往前方迎去,有的人撑着伞,有的人冒雨而行。
前行的人马踏着雨雾而来,身后是灰蓝色的天穹。
马蹄渐慢下,魏叔易未敢慢,越是接近,越加快了脚步。
向来仪态端方喜好洁净的魏相,此刻踏着泥水疾行,鞋靴衣摆俱湿,生平第一次这样迫切地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