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报信的士兵神情恐慌,却又有别样的复杂:“回王爷,常岁宁不曾动兵!”
幕僚间也顿时哗然,不曾动兵,那是如何取下的荥阳与郑州?!
士兵很快将经过大致言明。
变故要从荥阳军营中开始说起——
如今的荥阳归郑州管辖,郑州军营就驻扎在荥阳外不远,近日因受到段士昂的示下,军中每日都要进行操练。
昨日午后,郑州参军亲自操练兵士,在与一名年轻的校尉切磋长枪时,却被那名年仅二十的校尉一枪贯穿了喉咙。
这是谁也不曾料到的,军中校尉竟借操练切磋之际,当众杀了统领一州兵马的参军!
当初段士昂逼近洛阳时,朝中令汴州,郑州与许州率兵支援,之后除汴州外,郑州与许州先后倒戈范阳王,这名郑州参军与郑州刺史皆是率先叛变之人。
即便如此,段士昂为了能更好地掌控郑州军,依旧在郑州军中增添了自己的人手。所以如今这两万郑州军中,有上千名范阳军在监管着,他们大多担任实职。
故而范阳王听到此处,仍觉无法理解,就算郑州参军被杀了又能如何,不是还有士昂的人在控制局面吗?还怕不能杀了那个校尉以儆效尤稳固人心?
“……那名校尉振臂一呼之后,郑州军中几乎全都反叛了!”报信的士兵道:“不仅如此,就连荥阳百姓也纷纷跟从!”
如此大范围的反动之下,他们那千余名范阳军根本不够看的,被杀的被杀,被俘的被俘,甚至没能立刻将消息递出荥阳。
“这怕是早有预谋……”范阳王大惊:“那校尉到底是何来历?为何能煽动人心至此!”
那名校尉并没有什么背景,在军中虽小有威望,但绝不至于能号令全军——
只是他杀掉郑州参军,振臂高呼之际,所言是为投效常节使。
此言出,立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