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尽之际,总是叫人难以抵挡,原因便在于它们太过庞大,相较之下,个人的意志往往微小到还未来得及发出声音,便会被瞬间淹没。
崔据:“将崔家一分为二,一半支持荣王李隐,一半相助淮南道常岁宁。”
“我等也是……”
“那些有关身世的传言,未必不是常岁宁在暗中为己造势……”老人说话间,苍老的眼睛看向众人,虽自称猜测,但语气几乎是笃定的——
但当这个女郎出现时,纵然她是个女郎,家主此刻也仍然没有迟疑地做出了决断。
再者,太原总归是那逆子的地盘,即便那逆子不曾被除族,妻子却也只是继母,她顶着如此身份,在太原岂能比得上在京师自在从容?
不过……卢氏想来也不会愿意的,她性情柔顺,人也不算聪明,事事依赖他惯了,怎能离得了他?
卢氏跪拜而下,几乎喜极而泣:“儿媳多谢父亲成全!”
但崔据相信,荣王定也已经对卢家表达了“不吝相助”之意。
“最终他们如何决定,崔家不会干涉。”崔据看着儿媳,道:“你只负责传信即可,之后无论卢家是何决定,你若愿意,便可带着棠儿一路北上太原,不必再返回京中。”
只是家主那时大约也想不到,大郎和六郎为族中选择的路,最终会指向一个小小女郎。
“就算她能借得李氏之名,相较之下,却仍是荣王一派更为稳妥。”
见妻子上前,红着眼睛冲着父亲跪了下去,崔洐眉头微松,认定她必是要表态留在京师——
卢氏一时间怔住。
“再者,常岁宁此前以七百万贯相资北境戍边之事传扬甚广,世人因此纷纷猜测其出身或有隐情在……而这隐情,已有不少人猜想大约是出在先太子李效当年将其收养一事之上。”
“今日在场的我等,包括我崔据在内,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