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的妇人,听着她的谢罪之言。
妇人声音落下后,四周有着片刻的寂静。
她身后的曹家儿女们皆跪在那里,低着头,一动也不敢动。
他们大多知道,即便母亲杀了父亲谢罪,他们也未必一定就能活命。
这里是淮南道,而那马背上的少女掌控着淮南道全部的生杀大权,对方即便此刻下令,将他们尽数诛杀在此,也无人敢有半字置喙。
他们跪在这里,等着对方开口,在一念之间,用一句话来决定他们的生死。
片刻,常岁宁示意荠菜,上前接过曹宏宣的人头。
窦氏将血淋淋的双手交叠于额前,俯首拜下。
“我会向朝廷上书,如实说明尔等大义之举。”
少女平静的声音自上方传下来,窦氏顿时将身形伏得更低,泣道:“……多谢节使大人!”
马蹄声起,她颤颤抬首,只见那青袍少女已调转马头,策马而去。
很快,众骑兵跟随,马蹄声滚滚。
尘土飞扬间,窦氏艰难地站起身来,看向身后或放声大哭,或跌坐在地的儿女们。
也有少年目露悲怆恨意,哭着拿拳头重重地砸在地面上。
窦氏看着他们,这七人中,长子长女为她所出,余下五个孩子则皆是庶出。
“想要报仇,便要认清仇人,要牢牢记住,你们杀父仇人,共有三人。”窦氏看着他们,原本细弱的声音铮铮有力:“一是咎由自取的曹宏宣,二是那身在岳州的卞春梁……三是我衡阳窦少君!”
“——唯独不是方才饶过你们一命的江都常节使!”
少年们哭起来:“母亲……”
“你们若想要为父报仇,便杀去岳州,或来杀我!”窦氏凝声问:“都记住了吗?!”
众人从未见过她如此严厉模样,都哭着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