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常岁宁穿着的这件月青袍,外罩轻纱,其上拿江都扬州最新的绣法,以银线绣着孔雀仙羽,根根栩栩如生,剔透生光,走动间,恰似仙羽随风而动。
就连郑潮这等不在意衣着风雅的人瞧见,也不禁赞叹了两声。
“衣料与刺绣,皆为江都织绣坊所出。”常岁宁笑着道:“回头给先生也裁一件。”
郑潮客气婉拒的话到了嘴边,却又变成了道谢——漂亮衣裳不重要,但既要给他裁衣,想必他便还有留下的机会吧?
“先生是怎么来的?”常岁宁边与郑潮往外走,边问:“可有马匹?”
郑潮:“仅有瘦驴一只。”
原先是有马的,且都是外甥赠的好马,但全都变卖了……怪只怪外甥那些人实在太能吃了。
常岁宁便交待身侧:“阿妮,让人给先生备马车。”
车马很快齐备,郑潮在刺史府外坐上马车,随常岁宁往无二院的方向而去。
途经街市,车马缓慢,听着外面的喧嚣声,郑潮透过雕花镂空的车窗看去,只见处处皆是热闹景象。
分明是午后,但经过一处街市时,只见两侧很多摊贩刚到,正忙着支起摊子,郑潮便知,此处开得乃是晚市,可见江都城中没有宵禁。
来江都的路上,郑潮所见许多地方也无宵禁,但晚间出来走动的人仍旧极少,没人敢出来,也没人有心思出来闲逛。
相较之下,可见江都治安之稳,民心之安。
又经一条长街,车马愈发缓慢,有一时之堵塞,郑潮干脆推开车窗,往前看去,只见前方一座酒楼前围着许多文人打扮的人。
原是有数位名士在此作诗,其中一位喝了酒,在二楼围栏处放声吟诗,将一沓醉时挥笔写就的诗篇一抛而下,引得楼下文人们哄抢起来。
很快有巡逻的官差上前,将越围越多的人群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