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长安好 > 446 封赏旨意

446 封赏旨意(5 / 7)

往常做好手中的事,才是最上乘的相迎方式!】

祖母说罢,留给了他一记名为“年轻人,悟去吧”的眼神,便勤勤恳恳地上工去了。

至于他阿姊骆溪……如今吃住都在造船坊内,每日对着那些工造图纸入魔了一般,根本见不到人影。

这时,被骆泽扶着的常阔眼睛忽然一喜:“……回来了!”

众人闻言皆看去,却仍未见到什么动静。

隐约听察到了马蹄响动的常阔却很笃定,拄着拐往前迎去。

不多时,果然有官差先行来报,说刺史大人将到。

四下顿时沸腾,一众等候已久的官员赶忙上前相迎。

这其中大多是刺史府的属官,以及江都官僚,余下几名便是朝廷的钦差了。

这些钦差仍是去年秋末时随同喻增前来的那几人,他们本是为监军而来,但抵达后不久,海上便频频传回捷报,于是他们只能留在刺史府上干瞪眼。

之后,战事结束,京师传来旨意,让他们与常岁宁交接罢战事明细再行返京,但谁成想,常岁宁因海上结冰之故,年前并未能返回江都。

一应战事明细,早已交接完毕,无论是战亡的,还是有功的将士名单,在经过常阔的核定后,皆已如实呈往京师,甚至封赏也都先后下来了——

如此耽搁着,前前后后,他们愣是在江都呆了有四五个月了。

江都安稳,日子固然不算艰难,但心情却实在很难舒畅,可圣人不开口,他们也无法擅自回京,更不敢在这刺史府中将不满发作出来,只能耐着性子咬着牙继续等。

而半月前,朝廷又有一行钦差太监赶到,这回来的是此前在心中暗暗发誓再不会来江都的潘公公,带来的是封赏常岁宁的圣旨。

倭国与大盛的议和事宜已经收尾,朝中对此一战的成果满意至极,而关于此战最大功臣的封赏事宜,怎么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