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长安好 > 421 同喜,同知,同在

421 同喜,同知,同在(2 / 7)

一来,除了能避开北面大部分危险之外,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等同往东一路直穿水路而行。

对面便是安东都护府,再过一条鸭绿江,便到东罗家门口了。

乍一听,这条路的难处,似乎只在于那不足百里的艰险海路了,但魏叔易一行人不算多,有经验丰富的水师在,再备几艘应急小船,只要提前观测风向,不遇到大风浪,便不至于出大差错。

但若只是如此,魏叔易便也不至于特意给崔璟写信了,他专程送信来幽州,显然不是为了告知崔璟“我等不过幽州境,不必等了”的意思。

毕竟崔璟本也没打算等他过来叙旧——魏叔易对这份不被承认的友情,向来也很有自知之明。

魏叔易写这封信,是为了求助。

崔璟熟悉周遭地形,在未曾看到信上余下内容之时,心下已有判断。

纵有一身反骨,及骨子里刮除不去的倨高气态,但在正事之上,崔璟从来不是怠慢之人。

片刻,他即提笔写下简短回信,令人先行送往登州——魏叔易是在两日前送的信,算一算路程,他的回信可在魏叔易一行于登州登船之前送达。

之后,崔璟又召来虞副将,令他点上一千轻骑,于天亮之后出发。

虞副将应下,立即前去备兵。

见崔璟将此事安排妥当后,一直候在旁侧的常岁安才开口道:“大都督,今日听闻斥候传回消息,康定山一众于蓟州按兵不动,料想短时日内不敢轻易攻来幽州了吧?”

自崔璟率兵赶赴幽州支援的消息传开后,康定山一众,便未敢再肆意妄动,正与谋士观望商榷。

“康定山或很快便知,我仅率三万玄策军来此——”崔璟道:“再加上朝廷此前调派的兵力,及幽州守军,统共九万人。而康定山坐拥精兵三万七千人,再有靺鞨骑兵五万余,与我军兵力不相上下。”

所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