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她耐心追在后头好几天,才问出了下面这些话——
对方自称非正经医者,只通晓些眼疾之道,且极怕吵闹,很不擅与人打交道,在人多的地方会浑身不自在,只喜欢独来独往独居。
若叫他常年呆在人多嘈杂的军营里,怕是到头来没能医好旁人,他自己先疯为敬了,届时还得倒找他一个医士专给他治疯病。
听得此言,她自也不好勉强,毕竟她营中也没有擅医疯病的医士。
只询问了对方名姓,又与对方道,若哪日遇到了难处可去玄策军中求助,统领玄策军的太子殿下求才若渴且仁善敦厚,总之大夸特夸了自己一番,只当与人结个善缘,留个好印象了。
她并未等到这位孙大夫向她求助,人家大约是没什么难处,反倒是她这个太子殿下率先大难临头,接连死了两遭,真乃命运弄人。
之后虽未再见过,但她对这位过分内向,恐惧与人打交道的孙大夫颇有印象。
初听闻乔玉绵的眼疾时,她即想到了此人,只是时隔多年不知人是否还在,唯有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找找看。
这一寻便是半年余,好在结果是幸运的,对方这些年一直呆在蜀中并未远迁,多方打听拜访之下,前不久倒真叫常刃他们给寻到了,昨日刚带人抵京在常府住下。
常岁宁昨日与之见了一面,因半个时辰下来对方只说了十来个字,她即确定了这正是当年那位孙大夫没错。
故而今日这场诊看,常岁宁嘴上说着只是一试,心中却抱了不小的希望在。
那位孙大夫替乔玉绵诊看罢,并未明言什么,只给开了两张方子,一张煎服,一张药浴,说先调理一段时日看看。
没说医得好,也没说医不好。
心中自有答案的乔玉绵未多追问,只福身道谢:“有劳大夫了。”
之后,常岁宁同那位孙大夫去了廊下说话。
“……耽搁太久,孙某亦无十成把握,只能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