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八斤这话,听上去都是在为他人着想,实则,聪明人一听,就是人家看不上。
看热闹的人们,听了郑八斤的话,一个个识趣地离开。.??m
事后,一打听,就明白了郑八斤的操作,每人一天一块五的工钱,相当于在城里去挑一天的灰浆,让人多少有些羡慕。
而年建安,并没有亲自上墙,而是继续拉土豆,拉到城里,卖掉,差不多就是一天时间,还得去山上拉一车煤回来,倒在郑八斤的空地里。
人们都有些看不懂,这郑八斤玩的是什么操作,这煤炭,拉这么多来,不能吃,留着过年?
然而,房子刚修了两天,起了人那么高,温哥找上了门。
郑八斤看着温哥,腿还没好,拄着个拐杖,还有两人扶着,根本就没有了往日的威风,自然没有把他放在眼时。
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早有人把温哥上门来找郑八斤的事情传开,又是一群吃瓜群众围了过来,就看郑八斤如何收场。
清清也得到了消息,带着胡英赶了过来,害怕郑八斤吃亏。
年建安不在,去拉煤还未回来。郑老海听说是温哥找上门来,不敢出面,远远地躲了开。
温哥看着郑八斤,不由得点头:“小伙子,不错,都修上了房子,看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挣了不少钱。”
“还行,也就是几千块钱。”郑八斤也不瞒对方,笑着面对,“只是,我不明白,堂堂皇皇的温哥,怎么弄得如此狼狈?”
“哼,废话少说,还钱!”温哥被当面戳到痛处,有些不太自然地叫了一声。
“哎,当时说好的,三天你来拿,我等了你很久,以为你不要了呢?”郑八斤依然在笑,一点也不担心的样子。
反到是其他人为他担心,这都过了一个多月,如果按照当时说的,一天十块钱,现在都是几百块了。他郑八斤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