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拿去交给周远地转递交给华榉。
尚培龄拿着圣旨从宫里出来,回到家里,把周远地叫了上来,将徽宗写的圣旨递给他,说道:“这是陛下给文山的圣旨,你马上拿回去转交给他,路上一定要小心,千万不可将圣旨弄丢了。”
“老公爷放心,小人就算把命丢了,也绝对不会把圣旨丢掉的。”周远地说道。
尚培龄让家人拿来了十两银子赏给周远地,随后周远弟拿着圣旨从他家里出来,趁着城门还没有关闭,离开汴京回吐蕃了。
而尚培龄也没有闲着,马上派人把宿元景、石松、司马宏、卢正鑫叫来,跟他们商议了一下派那些官员入吐蕃的事情。
商量完毕之后,他们又马上派人去通知被选拔出来的那些官员,让他们立刻做好准备,明天一早便动身去吐蕃。
次日早晨,早朝的时候,尚培龄领着要被派入吐蕃的官员上朝进谏了徽宗,徽宗亲自交代他们之后,由宿元景派了一万人马护送这些官员去吐蕃。
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周远地回到了吐蕃王城,把徽宗的圣旨交给了华榉。
华榉看完圣旨之后,把手下的将领叫来商议该如何选拔吐蕃官员,种宣、关胜、孙安等一众将领纷纷献言献策,给华榉提供了不少的思路。
第二天一早,华举便派人在王城各条大街上张贴告示,招贤纳士。
虽然大多数老百姓并没有出来为官的意愿,但仍然还是有不少心里怀着抱负的百姓,跑到衙门登记。
一连三天时间,有八百零七名吐蕃人毛遂自荐前来报名,虽然这个人数相对于整个吐蕃王城的百姓人口数量来说少的可怜,但对于选拔官员来说已经足够了。
不过,华榉并没有立刻对这些人进行选拔,而是先根据他们提供的身份,派士兵去打听了一下他们平时的品德,为人,以及家里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筛选。
让他感到欣喜的是,经过调查,这八百零七名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