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就悉数落在许光斗的囊中。
只是就这个外人看来没啥油水的招抚曹,可在许光斗的眼中来看,那可是摇钱树。
想来渤海?想投靠大将军,也容易也难。
无论是谁,先来招抚曹标名挂号,这里面可是各种渤海官员的指标都有啊。
而且还都是带编制的正式工——若是许光斗知道这个现代词的话......
所以进渤海当官简单,可是难也就在这招抚曹这一环了。
没个真金白银的主,无论你是谁,一概不接纳。
想搞个正式工,带编制的公务猿,不舍得花钱,怎么能行?
许光斗也是干脆利索的人,各类官职,招抚曹明码标价,小到掾属,大到长史,都标价清清楚楚,童叟无欺。
其实沈济舟也说了,这些人来投靠自己,总得有点诚意的,招抚曹最多收一千钱,是个意思就行了。
可是许光斗可不这样想,一千是诚意,可是诚意还是要多多益善的。
所以直接提高五倍吧,最低的各曹掾属,明码标价五千金,以此类推,曹掾、司马、别驾、祭酒等等等正式的官职,依次递增,直到长史,五万金保证你做的了,做不了退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可是大将军说了,所有投诚之人只收一千钱,算作诚意。所以,渤海利益不能不顾,该上缴的一千钱还是要上缴的,这些钱公家的,咱一分一厘都不能动。
怎么样也是招抚曹的曹掾,人事部长、组织部长,这点大公无私的政治觉悟还是要有的嘛。
至于剩下的金银,既然上缴的已经都上缴了,大将军还夸我能办事,及时上缴,不贪墨,两袖清风。
那剩下的金银,权当对自己的奖赏了吧......总不能委屈了自己......每天登记投诚的人,拿笔写字挺累的......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