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都出身于名门世家或者高丽朝廷的官宦之家。
而大乾王朝的科举制度,是李存在唐宋的科举制度(如锁院制、糊名制、誊录制)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大量后世先进的考试制度,进行了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斩断了世家大族、达官显贵之家操纵科举考试的过程杜绝了徇私舞弊的可能,让寒门的学子在考场之上能够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据统计,在高丽王朝时期,通过科举录试的寒门子弟数量只有不到一成。
——唐朝百分之二十(这还是武则天对唐朝的科举进行改革以后,之前通过科举录试的寒门子弟数量跟高丽王朝差不多),宋朝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出仕的比例占百分之四十六,比隋唐时期好了很多,而大乾王朝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出仕的比例占到差不多七成,基本上已经杜绝了世家大族、达官显贵之家垄断官场,真正给了寒门子弟升级的机会。
尤其是这次大乾王朝的科举,李存事后公然作弊——在正常科举考试过后,李存命人将参考之人的试卷拿来,找出其中的箕地寒门应试子弟,又破格录取了一大批恩士。
这使得大量的出身于原来高丽平民和奴婢阶层的箕地寒门子弟拥有了出仕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这些箕地寒门出身的官吏,跟随大乾王朝的一大群精锐官吏回到箕地,按照大乾朝廷的指示治理箕地。
同时,大乾朝廷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准备用一年时间从大乾王朝的一些贫困地区移民五百万前往本来只有六百万人口的箕地。
另外,跟赵鼎他们治理辽宁路的情况差不多,李存允许虞光等人用一切不违法的手段将那三百万去箕地修铁路的汉人青壮民夫留在箕地。
李存相信,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再加上有铁路和大乾王朝发达的海上航路的连接,箕地肯定会彻底成为大乾王朝不可分割的一块版图。
当然,李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