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欢,差一点没郁郁而终。
后来,应一众帝姬的请求(其实是赵佶让一众帝姬求李存的),李存派人在四国城中建了一座道观,以供被关押在四国城中的人精神寄托,并常派张虚白、王允诚、徐知常、董南运、李得柔、王冲道、邵若愚、王文卿等道法高强之人轮番去四国城中为被关押在四国城中的人传道解惑,赵楷这才慢慢走出了郁郁寡欢,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年纪轻轻的就死在了金国。
不过,赵楷虽然在一众道法高强的道士的开解下,从郁郁寡欢中走了出来,但这并不代表赵楷不恨赵桓和赵构。
事实上,自打进入四国城以后,赵楷就再也没有跟赵桓说过一句话,大有跟赵桓老死不相往来之意。
如今赵构也来到了四国城,赵氏彻底没了复国的希望,他们这些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也没了离开四国城的指望,绝望透顶心死的赵楷,再也压抑不住他自己心中的怨恨,便跟同样恨赵构入骨的赵栩一块来找赵构报仇雪恨。
起初,自知理亏的赵构,并没有还手,想让赵楷和赵栩先出出气,然后他再好好跟赵楷和赵栩解释一下他当时为什么见死不救。
可是慢慢的,赵构就感觉到了,赵楷和赵栩,尤其是后者,根本就不只是出出气而已,而是想要打死他。
在死亡的阴影笼罩下,赵构不敢让赵楷和赵栩再打下去了。
于是,赵构开始还手。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赵构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所以面对他两个没有当过皇帝的哥哥,他也有心理上的优势,因此他才能克服他骨子里的懦弱进行还手。
赵构是练过武的,并且武功很高。
而赵楷走得是赵佶的路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人,虽然他也练过一点击剑之术,但肯定远不能跟武功高强的赵构相比。
至于赵栩,则完全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子,真正手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