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怂,赵构一心苟安,这不假。
但这个问题也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赵构从主和派变成主战派就能轻易解决的。
因为当时想要和、不想打、一心偏安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
应该说,其所占人数更多。
所以,或许赵构主战,更棘手,麻烦也更大。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赵构不是什么雄才大略、手腕高明的人。
——要是那时的赵构有宁肯诛杀岳飞等功臣也要跟金国议和的魄力,再将这股魄力用在逼迫所有主和的人都跟他一块打、一块抗乾上,那样,结果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只可惜,赵构的怂,已经深深地刻在赵构的骨髓当中,再加上形势稍稍那么一逼迫,赵构立即就变成为赵跑跑、赵九妹,一味地逃、一味地退避、一味地怂。
而选择了和与逃这条路了之后,赵构这一生,尤其是历史上的赵构,经历了数之不尽的兵变的威胁,身边没有一个可信之人,最凄惨的时候,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人,被金人撵到了海里,要不是后来吴皇后这个女人挺身而出,赵构没准就会死在溃兵的手中。
可即便这样,赵构最后还是在历史上建立了南宋小朝廷。
也许有人会质疑,南宋小朝廷哪是赵构建立的,分明是宗泽、岳飞、韩世忠等主战的人打出来的好不好。
好。
这么说也有道理。
但是,请不要忘了,历史上最后的结局却是,宗泽抱憾而死,岳飞被冤杀,韩世忠等将交出兵权纷纷使尽了浑身解数自保,赵构想要的议和到底成功了,而且赵构活到了八十岁,寿终正寝,关键赵构都没像秦桧
等人那样跪在岳飞的坟墓前上千年。
可以说,这么一看,历史上的赵构,才是最后的赢家。
也许有人会说,赵构不过就是躺平,一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