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敢松懈。
对于郭药师这个降将,明明受到赵宋王朝的极宠,却仍然以辽臣自居,詹度极为看不惯。
关键,詹度觉得,赵佶给郭药师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郭药师要是出了问题,那赵宋王朝可就危险了。
所以詹度想要限制郭药师的权力,最好能将常胜军拆分出来一部分,加入到禁军当中。
这样的话,禁军和常胜军就可以相互牵制,还可以互补。
詹度是涿州知州,名义上的涿州军政主管。
但实际上,除了常胜军以外,在涿州这里的禁军,只有九千人马,与号称拥有“三十万”的常胜军根本无法相比。
如此一来,詹度要想全面掌管军队,势必得让郭药师听其命令。
可偏偏,赵宋王朝在詹度和郭药师谁大谁小一事上,一直在和稀泥。
郭药师认为,在赵佶的御笔手诏中,他有“节钺”加衔,权力位置应该在詹度之上。
而詹度则认为,赵佶御笔上的排名顺序就是权力位置顺序,他的名字排在前边,郭药师的名字排在后边,这就说明他的权力职位应该高于郭药师。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冲突越来越尖锐。
最后,两人只好分别给赵佶上奏章,请赵佶说明自己的地位凌驾于对方之上。
詹度甚至都已经做好准备了,只要赵佶支持他,他就开始限制郭药师的权力,分化常胜军,然后加强自己手上禁军的实力。
可赵佶却觉得,边境的守卫,离不开郭药师和常胜军,于是下诏书将詹度和河间知府蔡靖对调。
蔡靖没有詹度那么锋芒毕露,也不跟郭药师争夺兵权,事事迁就郭药师。
加上,郭药师也明白,要是他再把好脾气的蔡靖也给斗走了,赵宋王朝该怀疑有问题的那个人是他了。
关键蔡靖真不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