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哈哈一笑,既没答应,也没有拒绝。
这时,蔡攸从怀中拿出蔡京写给他的诗,将之交给赵佶。
赵佶接过一看,这首诗充满了浓浓的反战之味,甚至提出,赵宋王朝应该遵守跟辽国签订的檀渊之盟。
赵佶不动声色的问:「这是谁写的?」
蔡攸如实答道:「我父所作。」
蔡攸走后,赵佶让张迪去将蔡京叫来。
蔡京闻听赵佶召他觐见,立即前往皇宫,他想要再劝一劝赵佶,不要北上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甚至想劝赵佶继续履行跟辽国的盟约。
其实——
从始至终,蔡京担心的都不是蔡攸。
蔡京知道蔡攸跟赵佶的关系有多好,因此,不论蔡攸闯下多大的祸,宽厚的赵佶都肯定不会收拾蔡攸。
蔡京所担忧的,一直都是他放不下的大宋王朝。
对于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蔡京以前一直都是支持的,甚至非常积极。
可是后来,蔡京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作为掌管了大宋王朝二十年的大管家,没有人比蔡京更清楚,他早年为大宋王朝打下的那点家底其实已经被赵佶给败祸光了,现在大宋王朝的军政已经腐败不堪,如果此时发生战争,肯定是败多胜少。
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之后,蔡京曾多次劝赵佶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但赵佶却并不以为然。
在赵佶的印象当中,赵宋王朝依旧富有,依旧是当年横扫青唐、打得西夏不得不将辽国搬出来才能保全自己的强大王朝。
赵佶问蔡京:「当初青唐有变,太师一再劝朕举兵收复青唐,结果朕派童贯、王厚出
兵,一战便消灭了青唐羌,收复了自中唐就陷于吐蕃人之手的青唐地区,朕还派童贯远征青唐残部,一路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