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六日。
前线突然传来消息,虎贲水军已经开始集结,而且有虎贲军的官吏开始组织匠人和民众于采石矶修建浮桥,虎贲军似乎在为大军全面过江做准备。
赵佶大惊,连忙又召集大臣在延和殿讨论局势与对策。
虽然已经讨论了三天,可面对大敌当前,赵宋王朝的一众文武大臣对于到底该怎么应对李存有可能北上攻打东京汴梁城一事,仍是各持所论,建议不一。
如今,见虎贲军真有可能要打过来了:
有的大臣主张赵佶应避敌锋芒,离开东京汴梁城,前往关中,以保存赵宋的江山社稷为先,他们说:「蚁贼此时气焰嚣张,锋不可当,我军若出,望敌必溃,此兵家所忌。望官家西奔关中,集天下之兵,选将出师,兵分四路,将蚁贼围而歼之,使其船马不得归。」
有的主张赵佶应坚守东京汴梁城,给军民以信心,以待勤王之师来保护东京汴梁城,他们说:「京师乃天下之本,本既摇动,何以支撑天下乎?现今京师雄师尚有数十万,可以坚壁戒严,收民清野,使蚁贼攻不得前,退无所掠,师老而气沮。待勤王之师一到,则内外成犄角之势,那时候,围攻蚁贼如同驱使犬羊之群,李存必将罗拜请命。」
——赵佶早就向京东京西等路下达勤王诏令,让各地守臣,酌情招募敢勇,精选骁锐,委兵将官,星夜部发,拱卫京师。另外,高求已将修建艮岳万岁山的那数十万匠人组织起来,发放兵器,日日操演,也颇为有点能去打仗的架势。
还有人反驳以上两种观点,他们说:「昔日,契丹拥百万之师,直抵澶渊,
当时若听从避幸之请,坚壁之言,岂得天下太平百有余年?仰赖祖宗威灵,社稷之福,寇来公坚持请求皇帝御驾亲征。銮舆渡河之后,我军士气大振,敌将挞揽即被射杀,辽军士气大丧,遂遣使请和,河北于是得以收复。今日之事与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