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的童子走过几道石槛,在来的路上,张知行和老黄就告诉过她,负责一至一百号下品丹炉房的管事姓赵名平,性格爽快,她只要签到,留下相关记录,领了房号即可。
踏入类似“办公室”的门房,林卿便见到一名中年模样的修士,在他“办公石桌”右侧放了一块青玉,修士正注目看她。
林卿赶忙行礼:“药园弟子林卿拜见赵师叔。”
赵平早早就收到通过丹道考核弟子的所有资料,自然知晓林卿的情况,他认真打量林卿一番,心中不由感叹江山代有人才出,想不到八碑第一竟然是一个如此年幼的小姑娘。
他将林卿的资料导入玉简,对她道:“不必多礼。”
随后简单利落,将玉简抛给林卿:“去吧,用心学。”
林卿接过玉简,看上面的号牌显示六十八号,心中一喜,六八,又顺又发,真是好兆头。
见赵平拿起一把锋利的刻刀雕琢青玉,林卿便默默退下,随着童子指引进入第六十八号炼丹房。
炼丹房内整洁干净,约三十来平大小,简朴得让人讶异。整个房间东向地龙处燃着一束丹火,其上漂浮着一个灵气四溢的炼丹炉,在其前方只有一个蒲团。
林卿在蒲团前坐下。她拥有的丹方里,经过她比较分析凝气丹最简单,所以她决定先尝试炼凝气丹。
她按照丹方上的描述,将凝气丹所需的几种灵药和矿物按比例配好。
世存的丹方里虽然表明丹药所需的各种灵草和它们的分量比例,其实这个分量仅是一个大概的范围。这就跟以前的老菜谱一样,总是标着加盐少许或糖少许,这个“少许”里面的学问,大大影响了食物的美味程度。
炼丹也是这个道理。
配药的分寸不同,那么成丹的概率、数量、品质均不一样,这就考验炼丹者的经验和悟性了,所以配药就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