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领地土地多,农作物产出大,当地又无法消耗这么多。
同时往来的船只,把国内的货物运输到海外领地后,总归是要回去的,这空船回去肯定亏死,所以哪怕运费便宜,也会带上货物返航。
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本土和海外地区的物资运输渠道。
不出意外的话,赵感通种植的那些棉花,最终都会通过这种渠道,最终运回本土,进入某个纺纱工厂里生产成棉纱,最终织成布匹,成为大楚帝国庞大的纺织工业里的无数原料供应商之一。
大楚帝国的纺织业直到目前为止,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不仅仅海外需求庞大,大量布匹外销。
同时随着楚国内部的经济逐步发展,民众对纺织物的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这些都导致了庞大的纺织品消费需求,而国内本土的纺织品需求其实远远超过海外需求。
别看大楚帝国的机制布在海外攻城略地,但实际上,大楚帝国生产的大量布匹,百分之九十都是内部消费掉了,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纺织品是外销的。
一个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目前拥有三亿多人口的帝国,其内部需求极其强悍的,其消费能力远超全球其他封建农业国的总和。
因此,出口贸易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而言,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
并且这些出口贸易,基本上也都集中在楚国控制的一些藩属国,傀儡国,殖民地里,主要是南洋各国以及印度半岛上。
至于对西亚以及欧洲地区的贸易,总额虽然比早期更多了,但是整体比例却是急剧下降,甚至可以说这点出口数量已经无法对楚国的经济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影响。
早些年的时候,为了维持出口贸易,大楚帝国总体上对荷兰人,葡萄牙人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克制,毕竟需要他们帮忙出口运输大量的货物。
但是现在,楚国人看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