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随时要面临着同行乃至上游茶叶商人的竞争。
因此自建茶叶基地,通过自身种植一部分茶叶,再和当地茶农合作,签订长期的供销合同才是唯一能够做大做强的出路。
而考察了河源州的不少地方后,他发现其中不少地方还是比较适合种植茶叶的。
不过山区交通不便,想要把茶叶从山区里的茶园运到城区进行加工还是比较麻烦的。
同时茶叶加工好以后的运往珠三角,再装船出海销售也有问题,毕竟如今东江航运还是不咋地。
别说铁路运输,如今的铁路运输成本,相对于河运而言还是比较高,对于企业而言运输成本是能节省就节省……这明明有一条东江,你非要让我搞铁路运输,人家企业才不干呢。
至于东江航运能力还比较差,有不少浅谈需要疏通才能扩大航运能力,这就是你们当地官府的问题了。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外运可以走铁路运输,但是你总得要把茶叶从山区的茶园里运出来,而拟定的茶叶种植园只有一些羊肠小道,连马车都走不了。
难不成真靠着人挑马驮运出来了,那运输成本是东林公司绝对无法接受的。
或者说,其实这些运输成本对于东林公司而言也在从可承受范围之内,顶多就是成本略微多一些,利润少一些而已。
但关键是,大楚帝国地方大了去,适合大规模种植茶叶的地方也是数不胜数,这没有各种优越的条件,凭什么让东林公司特地跑到河源州来投资大规模种植茶叶啊。
他们去其他地方投资,能赚的更多,为什么要来你们这里投资啊?
拉投资,这其实是各地官府之间的竞争。
宋阿林这边来河源州考察的时候,还收到了隔壁几个州府官府的邀请去考察呢,不出意外的话他后续就会去其他地方也跑一趟,实地考察各地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