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的可不仅仅是棉纺业这么简单,还有一大票依托于棉纺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呢。
纺织业在近代工业里其作用是巨大的,起到的是一种类似工业龙头产业的作用,没有纺织业在前面带动,后头的一大票机械,化工等各类产业都得抓瞎。
因为这一次的印度战略之所以能够顺利推动,相当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楚帝国的高层想要直接控制住印度半岛这片棉花产地,确保棉花供应不失。
同时直接控制印度半岛地区的棉花出口,也就能够绕过荷兰人,葡萄牙人等一票欧洲殖民者这些二道贩子,进而降低棉花进口的成本,增加自身的利润等。
说白了,还是为了钱!
除了经济上的因素外,另外一大推动印度战略施行的原因就是军事上的考虑了,大楚帝国已经把目光瞄向了非洲东部海岸,乃至是南非。
要想进军非洲,必然就会和荷兰人他们对上。
为了避免后续殖民非洲的时候海运通道遭到各欧洲殖民船只的侵袭,大楚帝国方面有必要先把他们给驱逐出去,提前肃清印度洋的一系列航线上的威胁。
诸多因素结合起来,最终导致了大楚帝国高层决定推动印度战略。
要打印度,不……准确的说是打盘踞在印度半岛上的各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
这一点必须明确,大楚帝国这一次攻打印度,瞄准的敌人并不是印度半岛上的那些土着,尤其是莫卧儿帝国。
而是盘踞在印度半岛东西海岸的欧洲各国殖民者,主要是荷兰人以及葡萄牙人,其次则是英格兰,丹麦等欧洲国家的殖民者。
大楚帝国要的并不是说现在征服印度半岛,而是为了控制并垄断印度半岛地区的对外贸易。
因此,那些欧洲殖民者才是大楚帝国的敌人,印度半岛上的土着并不是。
实际上过去十几年里,大楚帝国和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