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想要以熟铁为原料,然后采用和青铜火炮一样的加工铸造方式进行制造呢。
大楚帝国里的火炮,有铁铸火炮以及青铜火炮,而两者的生产工艺完全不一样。
铁铸火炮还是采取了比较原始的铸造方式,也就是直接用含碳量比较高的铁水浇筑成型,也就是很多人说的生铁,而这种含碳量比较高的生铁直接浇筑出来的炮管。
这种生铁炮管后续根本无法进行精加工……因为生铁材料的含碳量太高硬度非常高,而且这年头的生铁质量也不咋地,也比较脆。
所以想要对生铁铸造的火炮进行进行后续精加工非常的困难。
目前主流,包括大楚帝国在内的铁铸造火炮方式,都是采用模具一次性浇筑成型的。
这也是大楚帝国陆军很排斥生铁火炮,就连海军对这玩意也很反感……
因为无法进行精加工,炮管的强度以及光滑程度都难以保障,为了确保炮管强度避免炸膛又只能把炮管制造的非常厚实,如此也就极大的加大了重量,具体可以参考清王朝后期铸造的各种铁炮,就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大炮小弹……
而青铜火炮因为铜比较软的缘故,可以浇筑成实心炮管,甚至还能动用大型水力锻打机对实心炮管进行进一步的锻打加工。
最后用大型水力镗床,对实心的青铜炮管进行钻孔,最终造出来一根炮管。
看似后者比前者要更加复杂,加工工序多了不少,难度似乎非常大,但实际上对于大量采用水动力机械设备的大楚帝国而言,青铜火炮的生产加工还要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生产速度更快。
大楚帝国在统一战争早期就开始大规模采用这一方式进行生产青铜火炮了。
青铜火炮在前装火炮时代这一时期里,除了贵没啥缺点。
但问题是,贵这一缺点在大楚帝国里也不算什么……一门115毫米青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