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发现创业没那么简单,首先是启动资金就非常的麻烦。
他们虽然是一起筹集资金创业,但是大头还是罗启雄出的,为此他甚至都变卖了自己唯一的宅院以及老家里的土地,加上这几年积攒下来的工资一共将近两千多两银子。
其他人一共也就投了几百两而已。
然而这加起来三千两银子不到的启动资金,根本就不够用。
别说搞一个真正的大船厂了,连船厂所需的设备都买不起几台。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是先搞了个小作坊,帮人造一些小型的内河近海船只,同时不断的想办法寻找外部的资金。
最终他们在工商部的部分官员的介绍下,找到了财务银行申请创业贷款。
财务银行那边倒是愿意给他们提供一笔贷款,这也是帝国制定下来的扶持工商业,尤其是扶持实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给一些缺乏资金的技术性行业提供政策性贷款,利息很低。
但是因为没什么抵押物,这总额也不算多,一共也获得了一万两银子贷款而已。
这一万两银子对于普通人而言自然算是很多了,但是对于造船行业而言却是不算什么。
人家李氏家族为了进军造船行业,前期投资就达到了十五万两银子,后续又追加了十万两银子的投资,一共投入了二十五万两银子,这才在短时间内搞定了干船坞,设备等硬件设备,同时招揽大批工匠以及普通工人。
尤其是从广州造船厂里挖核心技术团队的时候,可是花费巨资,据说领头的一个工程师,光是安家费就给了三千两银子,而且还给了少许的股份呢。
一路银子开道,这才诞生了大楚帝国第三家能够建造千吨新式大海船的李氏造船厂。
而罗启雄他们呢,自筹资金三千两不到,贷款资金一万两。
这钱其实对于国内绝大部分中小造船厂来说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