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至少有一百多披甲战兵,让炮兵营对准他们开火,先正常炮击打几轮,等他们进入五百米后再进行急速射!”
对面虽然看似都有六百人的东掳骑兵,但是和东掳人交战多时的边军基本都知道,这顶多就是东掳人的一个牛录而已。
他们往往是三百人为一个牛录,五个牛录,也就是一千五百人为甲喇(什么蛮夷破名词,打词都打不出来)。
但是,你可别以为一个牛录只有三百士兵了……
实际上往往不止,因为这些战兵基本都会带辅兵一起上战场……
——
东掳人依旧实行野蛮而落后的奴隶制,他们会把掠夺来的人口,罪犯,反对者以及他们的家卷,通通发配给披甲人为奴。
这些披甲人,值得就是这些正式的战兵。
同时这些战兵在外头征战的时候,也会自行掠夺人口当奴隶。
所以,很多东掳人八旗战兵,手底下往往有不少的奴隶,然后他们会从这些奴隶挑选若干忠诚的青壮,带着作为自己的辅兵一起征战。
嗯,也不仅仅是奴隶,有些人也会带上自己的老乡或者干脆是子侄这些。
平日里这些辅兵烧水做饭背着行李,照顾马夫等等。
而战时,则是拿着武器随同主人或父兄一起上战场。
当然了,这些辅兵因为普遍缺乏盔甲,武器装备都不太行,因此大多是跟在后头捡个漏。
这些辅兵的存在,也就导致了清初时期的一个牛录,虽然额定是三百人,但是往往会出现五六百人甚至更多人的情况。
如今出现在楚军对面的这支东掳骑兵就是这种情况!
一个牛录的两百五十多战兵,带着三百多的辅兵一起上来。
但是那些辅兵也都是策马而行,因此你也别把他们和明军里的那些民夫青壮混为一谈,人家虽然是辅兵,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