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计的工程师……嗯,尽管其中有一部分人一开始并不愿意来当这个什么老师或者工程师,尤其是大楚帝国还没有北伐的时候。
但是这不重要,这人来都来了,自然不会把他们放过的。
毕竟大楚帝国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帝国。
皇家理工学院里的老师是到处搜刮来的人才,学生也不例外,同样是让地方官员举荐上来的各种天才少年。
因为对天才少年也没什么硬性标准,于是乎不少地方官员就举荐出来一批传统意义上的神通,什么三岁能读能写,五岁能写诗词之类的。
总之搞的乱七八糟的。
不过经过多重考核之后的这些学生,别的不说,至少记忆力都比较出色,同时脑瓜子也比较灵活,自我学习能力比较出色。
这些师生,组成了目前的皇家理工学院。
同时皇家理工学院的这些师生们,很多也是参与了这些研究所或工厂里的项目。
毕竟大楚帝国里懂新式科学技术的人就这么点,这些老师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自然也需要承担一些科研任务的。
不过常乐山并不是皇家理工学院里的老师,实际上他在弹药研究所里都不算是主力研究人员,他虽然也懂得一些技术,不过他更多负责的还是行政事务。
日常干的事就是和工业部上头的大老们打交道,和其他研究所以及和其他厂商打交道,最大的成就不是研究出来了什么,而是依靠各种办法从上头要来了一批以一批的研究经费,顺带着给研究所里的研究人员提升个人待遇。
用他自己的来说就是:技术上的事我不懂,但是没钱,本官去找上司撒泼打滚,没人,本官去给你们挖墙脚!
正是因为有着常乐山的大力支持,弹药研究所才能够在今年度里,获得了足足六万两银子的研究经费。
别看几万几万的就意味很少,这年头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