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江北新标军的明军士兵也不会傻乎乎的继续躲在胸墙、壕沟内进行抵抗,而是会主动冲出来发动反击。
尽管大多时候也是败多胜少,但是这种近距离混战当中,也能够给楚军带来不小的伤亡。
当初在和州战役里的时候,第四师就是被打过好几次反击,伤亡一度不小,后续就是为了避免太大的伤亡,这才慢慢打,最终让江北新标军硬生生的抗住了楚军数月之久。
作为参加过和州战役的将领,黄庭浩自然也是复制了和州战役里的防线,并且沿用了宋祖舜的战术思路:守中有攻!
——
当楚军第三天在西线出动了一个步兵营发动试探性进攻,黄庭浩果断的派遣了一个新标军营发动了反击。
这一次的反击在刚开始的时候获得了一定的战果,双方混战在一起的时候,死伤了不少的楚贼。
然而这个时候,高邮州里江北新标军兵力稀少的劣势却是被进一步放大了。
当楚军又派遣了足足两个营加入这一场混战的时候,出动反击的江北新标军的一个步兵营就撑不住了。
此时黄庭浩也没办法抽调更多的新标军兵力上去增援,他手底下一共也就三个主力营而已,这三个营分别部署在左右两翼以及中间的城池。
当西线的这个步兵营落入下风的时候,黄庭浩只能是让千余卫所兵上前支援。
按照计划,这些卫所兵要火枪、弓箭短袍齐发,阻挡追上来的楚军步兵的,掩护新标军的主力步兵营剩下的三四百人退回来的。
但是这个时候,楚军的炮兵部队却是对明军的战线上又发动了一轮急速射的覆盖性炮击,并且至少是集中了四十多门以上的火炮。
刚准备出击,同时又缺乏和楚军主力部队作战经验,不懂的如何有效躲避炮击的这一千多卫所兵遭到勐烈炮击后,顿时被炸的人仰马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