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咋地,罗志学已经多次就治安以及官员腐败问题批评秦高林了。
秦高林觉得自己继续这么下去的话,不单单会成为七名参务大臣里,存在感最弱的一个,而且极有可能位子要坐不稳!
毕竟陛下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秦高林对这一场吏治风暴自然是非常的上心。
——
郭全书,他就是分管吏治事务的参务大臣,本官还是吏务部尚书呢,现在吏治问题自然和他脱不开关系,甚至可以说大楚帝国的官场上之所以现在充斥着一批思想不端正的伪明余孽,和他吏务部的工作失职是有直接关系的。
为此,天子罗志学在最近两三个月里,也是多次批评吏治工作了。
郭全书自然是要想办法挽回自己在天子面前的政治分。
——
如此一来,参务院里的四名大老文官直接支持,并亲自参与掀起这一场政治风暴了。
而参务院里的另外三个参务大臣嘛。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表态支持。
参务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赖德辉,这人之前是罗志学最早的几个读书人出身的秘书或者说幕僚之一,属于绝对的天子心腹,基本上罗志学说什么他就干什么,罗志学要反伪明余孽,他都不用考虑为什么要这么做,直接干就完事了。
这也是他长期稳居京畿,并成为参务大臣的关键原因。
赖德辉,这个人在帝国官场里,其实名声不显,甚至很多中低层官员虽然知道有个参务大臣叫赖德辉,还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但是对他的过往,他的详细职权都有些模湖的。
而此人,实际上并不是老土匪出身,甚至都没有伏牛山这么一个早期重臣都有的标签。
他实际上是楚军攻克南阳府城后,才投奔过来的,此人流民出身,因为以前还是个童生,懂文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