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员外,其实需要补充的更多的还是武器装备以及其他各类物资。
其中就补充了十多门的火炮, 主要两斤半野战炮和五斤野战炮, 火炮的损失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因为炸膛,有些是因为战况紧急,炮兵们不顾炮管寿命采取了极端的高强度长时间急速射,导致炮管寿命急剧降低到临近报废。
还有则是被敌军袭击破坏,要么干脆就是行军的时候炮架受到损坏无法机动而掉队。
这些损失或已经受损需要修理的火炮都是需要一一补充,替换的。
火枪以及盔甲,长矛这些单兵武器就更不用说了,损耗率更大。
基本一场大规模战役下来,相当多一部分单兵装备要么遗失,要么遭到彻底破坏无法维修,还有部分武器则是需要修理,尤其是冷兵器在大战过后,需要修理的比例更高。
最后还有一大类需要补充的物资就是骡马。
楚军的行军强度还是比较高的,而高强度的行军的关键不是人,而是骡马。
不管是火炮还是弹药粮草,又或者干脆是士兵身上的单兵装备,这些都是需要马车来运输的。
而拖拉马车的骡马就成为了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是骡马它不仅仅吃得多,耗费大,而且耐力也远不如人, 持续高强度行军的时候,骡马的损耗可是不小。
第六师之所以还能够在东征的过程里,之所以还能一路保持高机动能力,可不是因为战前准备的骡马太强悍,而是因为第六师一边打仗一边征用当地骡马。
其中光光是第六辎重团就在一路上,先后强制性征用了超过一千匹骡马,而这基本也意味着,第六辎重团在路上损失了超过一千匹骡马。
这还仅仅是一个第六辎重团而已,第六师的其他部队也是先后征用了大批的骡马以维持部队里的骡马数量,以确保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