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蓟辽一线,明军就是靠着各类枪炮进行守城的,没有红夷大炮,关外的各城早就被东掳给攻破了。
野战里,明军也广泛使用各类攻戎炮,虎蹲炮,三眼铳,鸟铳等火器。
而在中原和楚军交战的时候,明军如今也大量使用枪炮,北线的左良玉所部,吴三桂所部那都是有着大量枪炮的,连沉重无比的红夷大炮都有不少。
左良玉所部的大本营叶县,如今已经部署红夷大炮至少二十门以上,各类鸟铳至少五千支以上。
楚南战役时期,杨嗣昌麾下的明军更不用说了,连机动的野战炮都弄了几十门出来,彷制的灭贼铳都有两千支以上,原来的鸟铳也不少,至于去其他各类老旧火门枪数以万计。
如今史可法镇守九江,安庆一线,人家也不是靠着什么刀剑长矛弓箭来镇守的,人家也是有一大堆枪炮的,镇守九江的明军至少配属了四五千支的鸟铳,红夷大炮都三十门以上。
明廷,或者准确的说是江南的权贵士绅们为了防备楚贼东进,不少人都是出钱出力,就连沿海的郑家都是出力不少,弄了不少红夷大炮给史可法送了过去。
如今的九江、宿松等东线几个明军驻防的城池,作为抵抗楚军东进的第一道防线,那可是部署了大量火炮以及配属火枪的明军士兵。
要不然九江边上的楚军早就杀过去了,何至于等了大半年,还要费尽心思准备东进啊。
楚军、明军如此,东掳那边也不例外,他们自从接受了明叛军孔有德等人后,也开始大规模组建枪炮部队,并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
说起来,人家东掳现在铸造的红夷大炮,嗯,他们为了避嫌称之为红衣大炮的数量和质量不比明军少,甚至还要更强悍一些。
并且他们刚开始使用红夷大炮就发现这玩意作为陆军用炮过于沉重,难以机动,所以打造了各种双轮的炮架,直接把火炮拉倒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