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缺乏攻坚能力,而且野战能力也不咋地,明军官兵打流贼可是一路追着打,根本就用不着红夷大炮镇守。
倒是蓟辽一带的东掳威胁太大,而明军野战又打不过,只能据城而守,因此对红夷大炮极为看重,明王朝里大部分红夷大炮,基本都部署在蓟辽各城,用以抵抗东掳。
这说的还是守城用的红夷大炮。
至于野战用的红夷大炮,把就更别指望了。
基于红夷大炮沉重无比的缺点,再加上明军在炮架技术上的极度落后,明军极少会把红夷大炮用于野战当中,偶尔使用那也是大费周章,根本无法做到快速机动。
即便是东掳那边有了改进的炮架,也拥有更多的蓄力用于拖拉红夷大炮,实战中也非常难以运用,往往是费尽心思拉倒某个明军驻守的城池下,然后进行攻城作战。
严格上来说,东掳改进炮架后的红夷大炮,也不算野战炮,而是攻城重炮。
野战炮嘛,最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要能随同步兵行军并作战,连步兵都无法跟随还算啥野战炮啊。
红夷大炮这玩意,实在太沉了!
保乡军搞出来的六百斤长炮,虽然脱胎于红夷大炮,但是倍径要小。
寻常红夷大炮,倍径普遍在二十倍以上,甚至能达到二十二倍以上。
但是保乡军的六百斤长炮,其倍径只有十八倍。
因为倍径更小,对炮管的厚度要求也就更低一些,因此六百斤长炮的炮管也更薄。
甚至为了减轻火炮的重量,保乡军的六百斤火炮发射时候的标准装药,其比例都是要小于红夷大炮的。
因为保乡军并不要求这种火炮有多大的最大射程,也不要求千米后还能有多大的威力。
保乡军只需要这种火炮在五六百米的距离上,还能保持一定杀伤力就足够了。
更远,打不中威力再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