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证之前,切莫轻易答应。”
许敬宗拱手道:“但凡有消息,下官一定告知县侯,由县侯来定夺。”
这是李世民的吩咐,也是他许敬宗自己愿意做的事。
张阳又道:“以后的礼部还要继续辛苦你了。”
许敬宗躬身道:“县候放心。”
送别了许敬宗,张阳说高兴也高兴不起来,礼部的铺子摆得这么大,往后还要再改再精简的。
当时建立外交院是为了对付外敌的需要,比如说吐蕃,突厥,薛延陀或者是为了收复高句丽。
当李世民觉得大唐的国力已经到了一定水平,他就会觉得礼部不需要这么庞大。
许敬宗这样的人不会只是一个礼部尚书,他往后还要继续往上走的。
礼部需要改制,需要精简,除去那些细枝末节也是必须的,这些年无节制地扩张也该拿回来收尾。
至于这件事交给谁去做,肯定不是许敬宗,他不会让自己的心血就此被剪除。
说白了,李世民表面上给予礼部中肯,或者是赞赏,都是假的。
这个皇帝的心里从来没有放弃过权力,集权集权,就是要集中权力于一身。
他难道会任由礼部一直交在自己整个骊山县侯手中吗?
未雨绸缪是好事,不论是朝堂中的风波,还是朝堂中的对手,围绕礼部的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
李世民的想法不过是让礼部的果实多在枝丫上留一段时间。
至于什么时候摘去也是早晚的事。
张阳觉得也该给礼部寻找下一个人接手人了。
铁匠坊已经很忙碌,不过现在这里已经不像是当初这般忙碌,如今的铁匠坊还在为了铁器铸造工艺上努力。
要让铸造更加精细化。
蒸汽机已经停歇,雨季的时候一直用油布包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