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八十二章 只有我在为民为天下

第六百八十二章 只有我在为民为天下(5 / 7)

眼光放得并不是很远。

就比如说狄知逊在河西走廊西面种树,构筑一片防沙林,来减轻关中田地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恶化。

有时候想想这些事情值得自己忙碌一辈子,多好呀。

还想与他再说什么,皇帝伸了一个懒腰便离开了。

夫妻俩人接着看各地送来的奏章,张阳拿起一份奏章,这是裴宣机在范阳地界查探到的田亩情况。

当年田和代齐,卢、高二氏被逐赶,离开山东,他们散居秦燕之地,后来有一支定居于范阳。

在始皇帝时期,范阳卢氏就有名动中原的卢敖,卢生两位博士。

而到了北魏时期,范阳卢氏更是成了范阳的大族,后来就有传言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

也就有了后来的史家写下,望出范阳,北州冠族。

如此便是范阳起家的过程。

世家中,其他几家都有对付过,就连赵郡的李氏也有了接触,眼下唯独就剩下了范阳。

在裴宣机写的奏疏中,夹层还有一页,从夹层中拿出便是裴宣机在范阳游历时的结交经过,这人一直按照原本安排的计划开始做事,已将部分的债务卖给了范阳卢家。

张阳拿出自家的骊山汝南公主印信,再加上自己的县侯印信,夫妻俩人的印信盖上之后,就代表这六十万贯的债务卖给卢氏,等契约送到了范阳,范阳就会送钱过来。

六十万贯的债务作价五十万贯,届时骊山又有五十万贯银钱到账。

范阳如何向赵郡讨要银钱,又如何向佛门讨要,这些事情与骊山就没有关系了,范阳买下了债务就可以从中得到差价。

如此一来一往范阳就赚了十万贯,这等生意谁不乐意。

高门世家便是最好的信誉价值,不怕对方拿不出钱,有家产抵债也可以。

第一次就卖了六十万贯,还是有些少了,张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